作为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山东外语教学》《基础外语教育》两本期刊主编,王卓教授长期从事学院管理、学科和期刊建设工作。她在管理中善于做顶层规划和前沿引领,努力做现代高等教育管理者;在教育教学中,创新外语教育理论和实践,做中国自主教育体系创建者;在科学研究中,让学术成为生活,做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引领者;在社会服务中,她致力于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做中国对外发展战略的智库。
一、顶层规划,前沿引领,做现代高等教育管理者
…… 此处隐藏451字 ……
作为《山东外语教学》《基础外语教育》两本期刊的主编,王卓教授和编辑团队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使两本老牌外语类期刊在业界重树形象。这两本刊物都有过辉煌的历史,《山东外语教学》更是首批外语类核心期刊,在外语界有很大的影响,但它们在发展中曾遇到过困难,比如编辑团队、机制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刊物的发展。在此背景下,王卓提出了“外语学刊和外语学科协同发展”的理念,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组建新一届编委会、全面改版、全面数字化、编辑团队学者化、期刊平台化等,使得这两种期刊重新焕发活力。近年来,王卓和团队着手推动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和融媒体赋能期刊发展,成功推出“半日茗”云说、入“目”三分两档融媒体栏目,在我国外语类期刊中率先构建多模态学术微话语并打造高端学术共同体。《山东外语教学》分别于2020、2023年入编北大核心期刊,并获得山东省高质量发展期刊资助项目。
二、创新外语教育理论和实践,做中国自主教育体系创建者
积极探索外语课程思政理论和实践。王卓教授创新性提出外语课程思政的“三观重构”理念和课程思政的目标导向性和内容导向性等外语课程思政理念,对指导我国外语课程思政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在该领域出版专著《新文科·大外语·新思政:新文科时代学科专业一体化外语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发表《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外延》等高层次论文20余篇。主讲课程《美国文学》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主持“数据驱动学习在《理解当代中国》外语教学中的实现模式:基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数据库综合平台的应用路径研究”等高水平立项3项。
立足新文科建设语境,从外语学科的交叉融合视角出发,深入考察文学教育学问题,对文学教育研究的目的、机制和方法进行了系统探索,尝试阐发其学科内涵,认为文学教育学既可以被视为文学研究的一个领域,与美学、文化理论密切相关,也可以被视为文学文本蕴含的教育元素和成长叙事,同时还可以被视为教育学的一个领域,关注文学这一社会事实的总体条件和教育功能,并将其概括为5个维度:①文学本体的认识;②文学本体的教育;③以文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现象;④以文学审美和内涵启迪教育人;⑤以文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和载体,以教育学为基本理论依托的教育机制的改革。该研究在我国外语学界为首创,具有原创性,并引起极大关注。
从教32年来认真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严于律己,恪尽职守,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用智慧和温暖铺就学生成长的底色,高质量完成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指导任务和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在课程思政建设、外语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体系化观点和系列成果,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获得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师等荣誉称号。
三、让学术成为生活,做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引领者
王卓教授反倡导“学术成为生活方式”的理念。在处理好学院和期刊事务性工作的同时,她依旧保持着学术研究高产的状态,奥秘就在于她本人把科研当作了自己的生活方式。王卓教授在30年的学术生涯主要从跨文化视角,采用跨学科方法进行中外文学、文化的研究、翻译与教育。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非洲及非裔文学、文化共同体建构研究;文明互鉴视角下的英语诗歌诗学谱系研究。以上两个研究方向均聚焦世界文明互鉴下的文学文化研究,分别从世界黑人文化共同体、中外诗学共同体和成长共同体两个层面探索文学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独特作用。此两个方向均具有跨文化、跨学科特点,形成文学与文化对话、不同学科之间、不同文明形态之间的对话,此两个方向相辅相成、相互关联,有力推动了文学跨文化、跨学科研究,为建构中国自主的英语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做出了一定贡献。
在此两个领域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重点项目1项),国家重大招标课题子课题1项,省部级教研科研项目40余项。出版《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美国当代诗歌》《多元文化视野中的美国族裔诗歌研究》《跨学科视域下的英美小说叙事策略与身份政治研究》《新文科·大外语·新思政:新文科时代学科专业一体化外语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等专著8部,编著《美国文学史》《英语成长小说教程》等教材12部;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CSSCI80余篇、A&HCI11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7篇。著作和论文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山东省教育厅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6项,济南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专著《多元文化视野中的美国族裔诗歌研究》荣获首届王佐良外国文学研究奖提名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作为成果负责人获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市级基础教育成果奖1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
四、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做中国对外发展战略的智库
作为山东省与东非合作交流中心(智库)主任,带领团队为我国与非洲合作交流积极献言建策,2023年中心入选山东省外事发展智库,并受邀参加外交部非洲司召开的保密级“中非联合交流计划指导委员会”会议,提出的4点建议受到非洲司领导的高度重视;她和团队提交的多份资政报告获得省级有关部门和领导批示。作为省欧美同学会理事、山东师范大学欧美同学会会长,积极开展欧美同学会工作,2023年作为山东省欧美同学会会长赴京参加了欧美同学会成立110周年庆祝大会,力争讲好中国学术界故事,展示欧美同学会风采,助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