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起,李淑苹在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深耕教育,坚守初心,成绩斐然。她教学成绩优异,积极创新改革,领航专业建设,带领团队收获95项成果,荣获30多项个人荣誉。她把荣誉当新起点,立志为高职教育贡献巾帼力量。
一、匠心育李,勇担人才培养使命
教育是民族振兴之基石,而初心是教育事业的灵魂灯塔。自2003年踏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起,李淑苹便将自己的理想抱负与教育事业紧紧相连。从普通教师到外语外贸学院(国际交流学院)院长,角色多次转变,但她对教育的初心始终未变。
…… 此处隐藏668字 ……
创新,是推动教育发展的核心动力。教育创新对于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创新型女性技术技能人才至关重要。李淑苹敏锐地洞察到时代发展的趋势,积极投身于教学创新的浪潮之中,勇于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她主持了10项省级及以上的教学改革项目,围绕产教融合、课程图谱构建、技术创新应用等教育前沿展开深入研究,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开拓了新的思路,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新路径。
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她主持国家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建设工作,原创了497条数字资源,打造出了一个内容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宝库,为全国16家兄弟院校的师生以及12家企业提供了优质的学习和工作资源。
在国际合作交流方面,她协调成立了学校非洲女性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和中非职业技能教学与培训标准研究院,目前已累计培训了400人次。举办中文国际非学历女性留学生项目,来自24个国家的47名非洲女性马上将来到学校开始为期2个月的培训,为海外中资企业培养语言精通、文化理解深刻的企业所需人才,进一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互鉴。
三、领航专业,凝聚团队奋进力量
专业建设是职业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要点;团队建设,则是推动专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在推动学院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中,李淑苹充分发挥领航者的重要作用,关心关爱每位同事。外语外贸学院一位老师突发重大疾病,她迅速组织学院老师集体前往医院献血,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团队的力量和温暖。
她带领团队致力于建设国际经济与贸易高水平专业群,通过整合各方优质资源、开展深度协同创新,在人才培养、课程思政建设、科研创新突破、产教融合发展等多个方面均取得了亮眼成绩。3年来,团队累计收获95项省级以上的成果,其中包括17项国家级成果和78项省级成果,他们为粤港澳大湾区培育了1563名数字贸易女性技术技能人才。受到了南方+、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的关注与报道,成为了行业内竞相学习的典范。
四、不忘初心,续写职教崭新篇章
荣誉是对教育工作者辛勤付出的高度认可和褒奖,更是激励他们不断追求卓越、持续奋勇前行的强大动力。李淑苹在教育教学、科研创新、专业建设以及行业服务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成绩,收获了30多项荣誉与奖项。她是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也是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广东省高职教育专业领军人才、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更是广东省第十四次妇女代表大会的优秀代表。她在国家级教学比赛中荣获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比赛中获一等奖2项,指导的学生在省级技能大赛中获奖14项。
面对诸多荣誉,李淑苹始终保持谦虚,将其视作新的起点与激励自己奋进的动力,不断追求卓越和完美。无论是在家庭突遇变故还是自己连作3次手术的情况下,她从未懈怠过工作。每天早上4点多就起床开始一天的工作学习,克服困难,平衡好工作和家庭,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在漫长的教育道路上,李淑苹就像一盏柔和而明亮的灯,照亮着学生前行的方向;又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园丁,精心培育着一批批优秀人才。展望未来,她将继续在高职教育领域深耕细作,为推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多的巾帼智慧和力量。